Acerca de
細胞檢測
個體免疫細胞數量及功能檢測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在《免疫的威力》一書中說:「缺乏免疫力,百病叢生;免疫過度活化,過敏炎症與自體免疫疾病隨之而來。免疫力不是『增強就好』,關鍵在於維持免疫力的『平衡』。」意即過猶不及,適得其中最好。
免疫的威力,在於透過各種不同免疫球蛋白及激素,反覆刺激學習,建構人類生存的最大防線。
近年來,感染性疾病橫行,如新冠病毒、SARS、MARS、流感等等,一個接一個,似乎沒有停下的一天,更別說還有潛藏在體內虎視眈眈的癌細胞。對內對外,免疫系統都是保護我們健康的第一防線也是最重要的屏障。
免疫機能及癌症指數關聯?
依據紐約洛克斐勒大學 2018 年研究報告顯示,免疫細胞數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導致病源入侵及癌症的發病機率上升;當體內的癌細胞增長率超過免疫能力可清除的能力時,就容易發生癌症,這也是癌症常發生在高年齡人群的因素之一。
如何輕鬆掌握身體真實數據?
每次只需少量周邊血檢體,以精密儀器分析,檢測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B細胞及NK細胞)的數量、活性及毒殺能力。透過長期檢測追蹤免疫能力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消滅癌細胞與病毒,即時掌握身體狀況,選擇精準的醫療方案,少走冤枉路。
個體CD34+造血幹細胞數量及功能檢測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在保持完整健康的血管內皮層;當血管內皮層受損時,從骨髓釋放至血液中的血管內皮幹細胞(EPC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具有修復受損血管內皮及促進血管新生的重要作用。
維持血液中血管內皮幹細胞數量與功能可預防動脈硬化惡化與不良心血管事件。血管內皮幹細胞越少,代表血管功能越差;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內皮幹細胞數更較健康人明顯減少。
許多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包括:三高、抽煙、年紀等)已被證實會使血管內皮幹細胞的數量與功能下降;適當飮食(如:蔬果、紅酒、抗氧化物等)、運動及部分特定藥物,則可增加血管內皮幹細胞的數量與功能。
造血幹細胞及心血管疾病指數關聯?
血管內皮幹細胞的數量和血管功能呈現明顯的正相關,而細胞型態的群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s, CFU)則與心力評量表(佛萊明漢危險預估評分表)呈負相關;即當血管內皮幹細胞數量越少且型態群落形成愈差時,將來可能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越高。
如何輕鬆掌握身體真實數據?
每次只需少量周邊血檢體,以精密儀器分析,檢測自體CD34+造血幹細胞/血管內皮前驅幹細胞的數量、老化功能、黏附功能、新生能力及遷移能力。透過長期檢測追蹤血管細胞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血管修復與新生,即時掌握身體狀況,選擇精準的醫療方案,少走冤枉路。